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在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
2.最早对“教”和“育”进行单字解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3.最早出现“道”和“德”:老子《道德经》。
4.最早连用“道德”一词:荀子《劝学》。
5.文艺复兴时期,艾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6.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9世纪中叶,提出较为系统的课程论。把“课程”用于 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7.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
8.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学记》。
9.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 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0.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凯洛夫的《教育学》。
1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2.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的《终身教 育》。
13.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4.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教育家:孔子(中国);苏格拉底(西方)。
15.“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柏拉图。
16.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谁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把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统一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认为智育是培养道德的基础,因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源于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应以掌握一定知识为基础,“无知即无欲!”。
虽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仅把教学看成德育手段有失片面,但其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映了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扩展资料: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是谁提出的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教育性教学”一词首先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他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建立在论理学的基础上,认为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因而他认为把知识单纯的作为知识,亦即冷冰冰的知识加以掌握,不可能强化意志与态度这一道德核心,要使知识转化为意志与态度,教学必须要形成的德性的教育意义,即“教育性教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谁提出?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的。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关于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和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上一篇: 女人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女人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是什么)
- 下一篇: 怎么评价民生(谈谈民生问题的看法)
发表评论